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丝袜-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乱伦-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當前位置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 詳細內容
2022年上半年稀土行業相關政策概述
2022/9/17 16:38:06

稀土元素具有優異的熱學、光學、磁學等性質,以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等為代表的稀土功能材料被列為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9種關鍵材料之一。

  從稀土行業產業鏈來看,上游原礦采選方面,主要的稀土礦物有氟碳鈰(鑭)礦、獨居石等。中游冶煉加工方面,開采的礦石經過冶煉、提純后可制成氧化鐠、氧化釹等稀土化合物;下游應用方面,經進一步制作生產,可形成催化材料、永磁材料等。最終應用方面,應用領域包括傳統產業如農業、冶金工業等,也應用于新興產業,包括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節能變頻空調、節能電梯、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等。


  一.2022年上半年行業發展

  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下達2022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通知》明確稀土是國家實行生產總量控制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指標和超指標生產。2022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00800噸、97200噸。

  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數據,2022年上半年,主要稀土功能材料產量保持平穩增長。稀土磁性材料方面,燒結釹鐵硼毛坯產量11.6萬噸,同比增長15%;粘結釹鐵硼產量4490噸,同比增長2%;釤鈷磁體產量1490噸,同比增長14.6%。稀土催化材料方面,石油催化裂化催化劑產量10.9萬噸(不含外資企業),同比下降4.4%;機動車尾氣凈化劑產量975萬升(不含外資企業),同比增長36.4%。稀土發光材料方面,LED熒光粉產量289.5噸,同比下降14.9%;三基色熒光粉產量360噸,同比下降13.9%;長余輝熒光粉產量120.5噸,同比下降5.9%。稀土儲氫材料產量4398噸,同比下降13.4%。稀土拋光材料產量1.6萬噸,同比下降8.4%。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22年上半年,稀土磁性材料產量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其它領域的稀土功能材料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國稀土基礎原材料產品產量占世界總產量90%左右,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儲氫材料等功能材料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隨著經濟和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稀土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在新能源汽車、稀土永磁電機、工業機器人、國防科工裝備等領域應用價值逐步凸顯。

  下面分別從與稀土行業密切相關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節能降碳領域以及地方性稀土政策等方面闡述。

  二.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

  2022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量1211.7萬輛,同比減少3.7%,新能源汽車產量266.1萬輛,同比增加1.2倍,市場滲透率為21.6%。分車型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0.8萬輛和20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1.0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1萬輛和5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倍和1.7倍。

  2022年上半年估測汽車領域鐠釹氧化物用量約0.7萬噸,同比增幅30%;同期全球汽車領域鐠釹氧化物用量約1.8-1.95萬噸,全年預計需求3.6-3.9萬噸。

  隨著減排政策標準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進入加速階段,預計2021~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年增長率達25%以上。新能源汽車用驅動電機將成為未來釹鐵硼需求最重要的增量。

  4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以2021年為基期,規劃期限為2022—2025年,規劃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材料先進制造業中心、萬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20萬輛,全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全省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產能超過400GWh,全產業鏈產值超過6000億元,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率居全國前列。福建省現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7家、專用車生產企業1家,涵蓋了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全品類汽車產品。

  《通知》指出,打造“三基地、兩集群、一中心”,培育和壯大三個生產基地,打造兩個產業集群。壯大寧德、廈門、漳州、南平、福州、龍巖等新能源電池產業規模,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材料先進制造業中心,萬億級產業集群。

  《通知》表示,要有序推進氫氣供給體系建設。圍繞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應用”全產業鏈,加快建立多渠道氫源供應體系,提升氫氣供應能力。根據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際,配套建設對應數量的加氫設施。

  《通知》指出,要加快技術研發創新。1.加強整車集成技術研發。2.加強關鍵零部件技術研發。3.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發展。4.加快建設行業共性和前瞻技術創新平臺。5.鼓勵企業建立完善自主研發體系。6.推廣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7.完善省級新能源汽車運行監管平臺。

  三.2022年上半年節能降碳領域相關政策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1294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206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7萬千瓦。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42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16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66萬千瓦。

  根據國務院新能源發展規劃,到2025年國內清潔能源占比達到國內能源供給的20%左右,對應國內風電和光伏合計年均裝機容量需要保持在120GW以上,根據光伏和風電大致6:4的結構,未來5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量平均在50GW/年,保持穩定增長。

  風力發電電機中的半直驅和直驅式交流永磁同步電機需要使用釹鐵硼永磁體,由于易于維護滲透率快速提升。直驅和半直驅型交流永磁同步電機對釹鐵硼的消耗量在0.33噸/MW左右,國內滲透率從2016年的35%提升至2020年的40%左右,到2025年有望伴隨機組大型提升至45%。對應全球釹鐵硼的需求從2016年的5628噸提升至2020年的12712噸,國內需求在2021-2025年有望維持在6000-8000噸/年之間。全球風電對釹鐵硼的需求量2020年達到12712噸,2025年有望達到14850噸。

  1.《“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8%、8%、10%以上、10%以上。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方案》部署了十大重點工程,包括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節能減排工程、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程、公共機構能效提升工程、重點區域污染物減排工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程、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工程、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工程,明確了具體目標任務。

  《方案》從八個方面健全政策機制。一是優化完善能耗雙控制度。二是健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三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四是健全法規標準。五是完善經濟政策。六是完善市場化機制。七是加強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八是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

  2.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

  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

  《意見》提出,推動構建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對區域內現有煤電機組進行升級改造,探索建立送受兩端協同為新能源電力輸送提供調節的機制,支持新能源電力能建盡建、能并盡并、能發盡發。鼓勵各地區建設多能互補、就近平衡、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系統。符合條件的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可按規定申請減免海域使用金。鼓勵在風電等新能源開發建設中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

  3.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

  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1.提高風電和光伏發電功率預測水平,完善并網標準體系,建設系統友好型新能源場站。全面實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優先提升30萬千瓦級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推進企業燃煤自備電廠參與系統調峰。因地制宜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和發展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推動氣電、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融合發展、聯合運行。2.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等領域應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全面推動車樁協同發展,推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間的能量和信息雙向互動,開展光、儲、充、換相結合的新型充換電場站試點示范。3.安全有序推動沿海地區核電項目建設,統籌推動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4.適度超前部署一批氫能項目,著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氫和氫能儲運、應用及燃料電池等核心技術,力爭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推動氫能技術發展和示范應用。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加快推廣應用減污降碳技術。5.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四.稀土主要聚集地扶持政策

  1.兩部門關于開展2021年度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

  1月26日,工信部發布“兩部門關于開展2021年度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生產《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年版)》內新材料產品,且應用于工業母機、5G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裝備、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農業機械、稀土稀有金屬、綠色低碳重大技術裝備、北斗導航系統推廣應用、安全可靠打印機、先進交通高端檢測儀器、工業機器人、圖像傳感和MEMS傳感芯片及制造工藝、元器件仿真軟件等13條重點產業鏈,并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投保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綜合保險的企業,符合首批次保險補償工作相關要求,可提出保費補貼申請。

  2.科技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十四五” 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3月4日,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中科院、工程院以及中國科協九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

  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十四五” 東西部科技合作實施方案》提出,依托呼包鄂創新型城市群,支持內蒙古聯合東部省市開展稀土資源綠色開采、功能材料開發、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共同開展大規模儲能、氫能、智能電網等清潔能源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內蒙古能源資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撐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

  3.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

  4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談到,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支持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高質量發展示范。推進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建設,支持與國內優勢力量合作創建稀土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支持中國科技大學與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共建稀土學院,推進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支持籌建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稀土產品檢測與溯源)、自然資源部離子型稀土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方案》提出,充分發揮中國稀土集團等中央企業的產業引領作用,加快“中國稀金谷”建設,建設半導體新材料、永磁變速器、永磁電機及硬質合金生產基地,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稀有金屬產業集群。發展新能源產業,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

  《方案》提出,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開展尾礦庫綜合治理,支持推動稀土原礦綠色開采,提升稀土廢料回收綜合利用水平,建設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方案》提出,推進部省共建贛州市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研究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范大學、贛南科技學院、贛南醫學院對口幫扶工作。深化省部共建江西理工大學工作,探索整合資源創建高水平綜合型高校。

  4.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

  4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涉及稀土相關領域。

  《方案》提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支持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高質量發展示范。

  《方案》提出,發展壯大新材料產業。支持在符合國家稀土產業相關政策要求基礎上,規范開展稀土采礦證申報、稀土冶煉分離項目建設,統籌支持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打造稀土應用產業基地。加大礦產調查評價力度,引導和拉動示范區商業性礦產勘查。推動地方政府在龍巖試行稀有金屬收儲政策,建設稀有金屬重要保供基地。

  《方案》提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支持建設稀土行業大數據中心。支持三明建設網絡生態治理與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金融安全智能產業園,打造特色鮮明的數字產業基地。

  五.地方性政策

  1.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意見

  2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培育新材料產業集群。重點發展先進金屬材料、稀土新材料、先進硅材料、先進建材及非金屬礦物材料、先進碳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稀土新材料方面,依托自治區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等創新資源,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大力發展永磁、儲氫、催化、助劑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形成“稀土資源—冶煉分離—功能材料—應用產品”產業鏈,建設全國最大的稀土功能材料基地和全國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到2025年,稀土就地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

  意見提出,重點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制造兩大千億級產業。新能源裝備制造方面,圍繞風電項目建設,適度發展風電整機制造,重點發展葉片、發電機、輪轂、軸承、控制系統等核心配套零部件,提高零部件配套能力,打造形成“風機制造—配套零部件—設備維修—風電基地”產業鏈;依托豐富的能源資源和氫能應用場景,發展電解水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提純裝備制造、氫能儲運裝備制造、氫燃料電池制造等產業,實現氫能裝備制造新突破。到2025年,風電裝備基本滿足區內需求,光伏裝備、氫能裝備、儲能裝備制造實現歷史性突破,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新能源汽車制造方面,圍繞電動重卡替代傳統燃油載重車,加快釋放新能源汽車產能,在呼包鄂等地區集中布局配套零部件項目,打造形成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動力總成、配套零部件及整車研發制造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建成重要的區域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加快完善充電及加氫基礎設施,到2025年,全區新能源車輛產能達到1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2.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3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2025年前,開展“風光儲+氫”“源網荷儲+氫”等綠氫制備示范項目15個以上,綠氫制備能力超過50萬噸/年;鼓勵工業副產氫回收利用,工業副產氫利用超過100萬噸/年,基本實現應用盡用;建成加氫站(包括合建站)100座以上;培育或引進50家以上包括15—20家裝備制造核心企業在內的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電解槽、儲氫瓶、燃料電池等裝備的關鍵材料及部件制造取得技術突破。到“十四五”末,自治區形成集制備、存儲、運輸、應用于一體的氫能產業集群,氫能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

  意見指出,統籌氫能產業布局,明確產業發展路徑,加快建立健全產業鏈條。攻關突破氫能關鍵技術。儲運領域,重點突破50MPa及以上運輸用高壓氣態儲氫瓶和稀土儲氫合金產業化制造。

  意見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已有的政府投資基金,為全區氫能產業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推廣提供資金支撐,支持氫能企業創新發展。引導社會金融資本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為重點項目提供貸款和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各盟市可根據自身財政條件制定出臺補貼政策。

  3.湖北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3月25日,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湖北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為“規劃”)。

  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規劃”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重點開發輕量化車體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超高強度鋼、鋁合金板材、抗疲勞高導熱鎂合金、稀土鎂鋁合金、高壓儲氫瓶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高容量稀土儲氫合金、電控系統用功率半導體芯片、驅動系統磁路組件、夜視系統用稀土氟化物鍍膜、電池電控電機“三電系統”等;圍繞高速列車零配件產業需求,重點開發車輪鋼、車軸鋼、軸承鋼、齒輪鋼、碳纖維復合材料、阻燃內飾復合材料。大力發展鋁合金、鎂合金、高耐磨模具鋼、高導電輕質弓網材料、高性能稀土磁體和碳化硅等。

  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組建聯合體,承接國家重點產品、工藝產業鏈“一條龍”計劃,聯合開展協同攻關創新。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規劃”重點發展稀土順丁橡膠、石油基特種橡膠,含氯、氟、硅、磷特種型材和橡膠材料等,突破氟硅橡膠、氫化丁腈橡膠、丙烯酸酯橡膠等特種合成橡膠,積極開發聚烯烴、聚酯、聚氨酯等新型熱塑性彈性體。

  4.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發布

  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的通知”。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分為禁止和許可兩類事項。對禁止準入事項,市場主體不得進入,行政機關不予審批、核準,不得辦理有關手續;對許可準入事項,包括有關資格的要求和程序、技術標準和許可要求等,或由市場主體提出申請,行政機關依法依規作出是否予以準入的決定,或由市場主體依照政府規定的準入條件和準入方式合規進入;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2022年版)》列有禁止準入事項6項,許可準入事項111項,共計117項,相比《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減少6項。

  其中,在未獲得許可,不得投資建設特定原材料項目中:稀土、鐵礦、有色礦山開發由省級政府核準;稀土冶煉分離項目、稀土深加工項目由省級政府核準。

  5.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4月6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安徽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區域布局和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省新材料產值規模突破1萬億元,重點打造硅基新材料等5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做優做強10條百億產業鏈(群),努力躋身全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第一方陣,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聚集地。

  其中,在先進有色金屬材料領域,重點發展如下:稀土功能材料。發揮省骨干企業優勢,支持合肥、馬鞍山等地集聚發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發光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拋光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高端靶材。

  在加速布局前沿新材料領域,前沿新材料發展方向的重點產品中,包括:液態金屬:重點發展液態有色金屬材料、液態貴金屬、液態稀有稀土金屬材料等。

  在區域布局方面,聚焦三大先進基礎材料、兩大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促進要素資源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形成各具特色優勢新材料產業集群。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合肥市。依托合肥新站高新區、合肥高新區、巢湖經開區等,重點發展先進化工材料、新型顯示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石墨烯材料、氣凝膠等;阜陽市。依托阜陽經開區、界首高新區、潁東經開區等,重點發展先進化工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等;馬鞍山市。依托馬鞍山經開區、慈湖高新區、雨山經開區、和縣經開區等,重點發展先進鋼鐵材料、先進化工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

  6.《包頭市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

  4月11日,包頭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包頭市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的通知。

  《包頭市支持工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包括繼續執行政策清單部分、需調整政策清單部分以及新增政策清單部分共三部分,均涉及多項稀土相關領域的政策。

  新增政策清單部分包括:

  1.對稀土廢料回收企業,自建成投產后第一個納稅年度起,按其對地方財政貢獻的100%獎勵相關旗縣區,各旗縣區視情況對企業進行獎勵。

  2.對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或固定資產投資800萬元以上屬于配套加工、補鏈的招商引資項目,因資金、土地等原因不能新建廠房而租賃廠房進行生產的企業給予租金補助,租金補助按最高不超過12元/平方米/月的標準,低于12元/平方米/月的按照實際繳納的租金補助。

  3.對新建稀土發光材料及應用企業,設備購置按采購額的10%給予獎補。獎補資金由市財政承擔,一年一兌;項目自建成投產后第一個納稅年度起,連續五年按其對地方財政貢獻的100%獎勵相關旗縣區政府,各旗縣區視情況對企業進行獎勵。

  4.對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課題)的稀土企業及研究院所,由市財政按照國家撥款額25%、最高500萬元配套資助;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的,由市財政給予國家撥款額20%、最高300萬元配套資助。

  5.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一、二等獎的稀土創新主體,分別獎勵創新團隊300萬元、200萬元;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的稀土創新主體,分別獎勵創新團隊60萬元、30萬元、20萬元。

  6.聚焦拓展稀土鑭鈰新應用領域和提升現有技術水平,支持以“揭榜掛帥”的方式,組織中科院、清華大學等稀土領域的院士專家和全國頂尖科研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鑭鈰稀土元素平衡高附加值利用難題。對鑭鈰“揭榜掛帥”項目,資助資金不超過項目研發總投入的30%,單個項目補助原則上不超過1000萬元。重大“揭榜掛帥”項目“一事一議”

  7.充分發揮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學院培育資源優勢,鼓勵支持包頭稀土研究院及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重點稀土企業等發揮自身科研創新和專家人才作用,積極與區內外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培養點,力爭每年獨立和聯合培養研究生100名左右。按照招收培養的研究生數量,給予最高50萬元經費支持。

  8.圍繞稀土產業發展定位,推動市內高校、高中職院校對接稀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學科建設,完善校企合作培養機制,采取聯合培養、訂單培養、協議培養等模式,力爭實現每年培養基礎科研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

  9.鼓勵支持市內科研院所、重點企業與中國稀土學會、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內外稀土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及開設與稀土產業有關專業的重點院校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訪問研修、互派掛職、聯合研發、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等產學研合作,視情況給予經費支持。

  10.每年篩選稀土領域5—10項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聯合企業、屬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揭榜掛帥”等新型項目組織方式,開展重大項目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

  11.獲得稀土領域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根據專利轉化效益情況,給予專利權人最高10萬元獎勵。

  12.依托稀土論壇、海博行、“包頭稀土杯”科技創新創業邀請賽等品牌活動,開展產學研成果對接、技術轉移、創業大賽、創業訓練營、創業培訓、創業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給予每次活動實際支出5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支持。

  7.《白銀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印發

  5月7日,白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白銀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到2025年,打造新材料、循環化工、有色稀土等百億級產業鏈,生物醫藥、煤炭高效清潔綜合利用等40億級產業鏈,力爭到2025年形成千億級優勢工業。

  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通知》指出,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重點發展稀土拋光材料、稀土貯氫合金材料、稀土金屬及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五大類產品,重點培育鐠釹稀土金屬—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稀土永磁電機等產業鏈,鑭鈰稀土金屬—稀土貯氫合金材料產業鏈,稀土拋光粉、拋光液和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器、分子篩催化劑等產業鏈以及氧化釔銪、氧化鈰鋱—高性能稀土發光材料等系列產業鏈,建設國內外知名的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研發產業基地。

  《通知》指出,重點發展電池新材料產業。鑭鈰稀土金屬—稀土貯氫合金材料—電動汽車電池等產業鏈。

  《通知》表示,提升產業鏈水平。做強5條主力產業鏈:“硫-磷-鐵-鈦-鋰”、光氣化工、煤炭高效清潔綜合利用、有色加工和稀土產業鏈。

  《通知》談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依托超導電纜工程實驗室、白銀爐技術創新升級項目建設,支持白銀集團、稀土公司等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

  8.廣西壯族自治區印發關于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持產業振興若干措施的通知

  5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持產業振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通知”提出,

  1.強化礦產資源要素保障。科學編制并實施第四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優化勘查開發布局,重點落實鋁、錳、稀土、有色金屬、碳酸鈣等優勢礦產延長產業鏈項目的資源開發空間,優先布局服務產業發展的砂石開采規劃區塊。

  2.強化礦產勘查儲備和地質服務。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對稀土、鋁、鎢等戰略性礦產及廣西優勢礦產實施勘查儲備。

  9.云南省發布“十四五”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6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十四五”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云南省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成為全省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功能完善的現代環保產業體系。

  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重點發展稀土永磁電機、高效節能內燃機、節能型變壓器、節能三相異步電機、特種泵、高效照明產品、礦山機械、電線電纜以及節能裝備關鍵零部件。

  10.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及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6月22日,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印發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及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重點任務產業鍛長板行動。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加快推進稀土冶煉分離項目,招引配套發展稀土發光材料、稀土儲能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和超高純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

  《通知》談到,圍繞稀貴金屬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領域,培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在成長潛力大的新材料領域,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瞄準產業鏈關鍵環節,引進一批頭部企業。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通知》要求,推進“一園一業”建設,引導重大項目和產業鏈關聯項目向園區集聚,實施園區綠色化改造,打造滇中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提升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重點打造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錫基新材料和稀土新材料等,到2024年,力爭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突破40億元。鼓勵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建立新材料產業服務支撐體系,加快打造以錫深加工為主的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集聚區;重點打造保山產業園區。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加快稀土分離一體化項目落地建設,推動發展稀土儲能、稀土磁性等材料,積極拓展稀土應用產業布局,打造“稀土—新材料—元器件—終端應用”產業鏈。

  《通知》提出,支持打造新材料產業園。其中,在稀土相關領域,優先解決建設用地。加大土地要素保障力度,對貴金屬、新能源電池、鈦基、光電子微電子、錫基、稀土、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項目,產業用地可以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方式供應。

  六.小結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對我國工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針對稀土領域從原料端(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到終端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風電領域、稀土永磁電機等)的各個環節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指導和規范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稀土資源的開采實行總量控制,進行保護性開發,并提出了逐步提高稀土資源利用率的政策要求。在資源開采總量得到保護性控制和市場應用需求量穩定的市場形勢下,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成為唯一可行的模式。稀土廢料回收利用行業是對再生稀土資源的一種有效的循環利用,作為開采總量控制的一種重要補充方式,該領域近年來一直處于上升階段。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目前尚不夠完善,沒有完全形成集中收集、科學回收的體系,資源回收率不高,資源化水平不高,建議今后國家相關部門多出臺指導和規范該領域的相關政策,扶持和推動稀土廢料回收領域更加健康持續的發展。



氯化鑭晶體   www.rencheqing.cn


【來源: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新聞
淄博加華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中國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天辰路9號

電話:0533-6299231

傳真:0533-6299265

網址:www.rencheqing.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国产精品 | 最新伦理电影网 | 国产午夜激情视频 | 伦理午夜|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 欧美一区二区一 | 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偷拍福 | 国产二区色综合 | 欧美性猛|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乱码在 | 国产美女弄出 | 欧美三级在线看 | 国产盗摄视频在线 | 成人午夜福利群爱片 | 国产免费mv大全视 | 国产在线观看福利片 | 岛国资源在线视频网 | 国产欧美乱伦中文 | 成人a大片高 | 日韩午夜一级 | 日本高清免费 | 不卡在线播放国产 | 日韩专区中文字幕 | 日产在线 | 91精品视频免费 | 日本韩国三级 | 精品入口欧亚色大 | 成人导航秘网站 | 成人激情视频在线 |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 国产区免费视频 | 国产乱码精品 | 中文字幕日韩一级 | 99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又粗又长又 | 国产精品日产三级 | 日本在线一区二 | 日本三级a毛黄特级 | 91伊人网|